對農村人來說,土地就是飯碗。同樣的地,不同人種,收成也不同。這就是用心侍弄和糊弄土地的差別。
雖說是秋收冬藏,可對老農來說,這句話說的不過是莊稼收獲回家了,地里的管理反而到了緊要關頭。三句農諺俗語,帶你看北方農村冬季農田管理。
一、果園清得凈,來年無病蟲
北方農村四季分明,果子下樹后,果園里枯枝敗葉,此刻要抓緊時間清園。有病的樹枝,病果病葉,若無法火燒,那就要挖坑深埋。
冬季果園管理,是消滅病蟲害的最佳時機。聰明的果農把冬季作為根治果園的殺手锏,下力氣狠狠整治一回,來年春天就可以輕松了。
這就是老農說的“該忙不忙跑斷腸”的典故。“牽牛要牽牛鼻子”,干活要干在關鍵節點上。
做農活也講究個準確,是有規律可循的。農村有句歇后語,“大嫚兒媽母包腳——反進了”。調侃的就是不懂遵循自然,瞎忙的一類人。
二、果園澆冬水,開春發得美
北方農村,澆封凍水是果園管理的另一個關鍵點。很多人看到果園里樹木光禿禿的,農民還在冒著寒風給樹澆水,就覺得多此一舉,吃飽了撐的。
其實你錯了,一場“封凍水”的殺蟲除病害效果,比你來年用多少農藥都管用。
農諺曰:“果園不冬澆,受凍又受旱”。冬季天氣嚴寒,果樹處于休眠期,營養成分往樹根走。此時來一場封凍水,就好比人為筑起的隔離,既可以悶死部分土中蟲卵、幼蟲和蛹,又等于跟樹根壓壓實,增加地溫,防止果樹受凍害。
果樹澆封凍水的時間,根據各地氣候差異,也略有差異。一般情況下是立冬后,根據地溫和果樹分化花芽情況定奪。
三、夜凍晝消,冬灌正好
這句民諺,是果園和冬麥田澆“封凍水”的秘訣。說的是澆封凍水的最佳時機,意思是晚上上凍,白天太陽一出化開,剛剛好。
在農村,很多時間點,都是靠經驗來掌握,不是絕對的。在阿兮老家,這時間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初,但像今年冬,11月溫度還蠻高,有些果園的封凍水,澆的就晚。
一般掌握在日平均溫度7度以下,到3度以上比較好。若日平均溫度低于1.5度,甚至零度,再澆水樹就晚了,地面結冰,果樹容易受凍害。
這里有幾個果農朋友的小訣竅分享給大家:
1、樹體較弱,花芽分化不好,早澆封凍水。這樣可以延緩果樹休眠,保溫保墑促進花芽繼續分化。
2、花芽分化好,樹勢旺長,晚澆封凍水。可以令果樹早進入休眠期,以防止花芽年前過度發育,耽誤明年開花結果。
除了果園,北方冬小麥冬灌,也同樣道理。封凍水可起到保墑防凍效果。
正常年份里,封凍水后,最好小雪雪紛飛,大雪再來三場白,那來年的果蔬和冬小麥,都妥妥的,等著大豐收吧。農諺中蘊藏科學,別小瞧。
本文標題:果園冬季澆水多此一舉?三條農諺揭秘真相
本文鏈接:http://www.452211.com/guoshuzs/258.html
電話:15930919596
微信:chenxin670611
QQ:65656506
郵箱:656562506@qq.com
地址:邯鄲市邯山區南堡鄉北寨前村